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Google 应用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51)
----  我国零部件行业现状分析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51&rootid=&id=72310)


--  作者:qichechina2
--  发布时间:2/26/2009 8:48:00 AM

--  我国零部件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产逐年上升,占整个汽车工业总资产的比例也有2002年的5%左右跃升至2006年的35%左右。当前,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整个汽车工业中上游产业,它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已经影响了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前期被波及的行业之一,由于整车企业的停产、减产,订单骤然减少给零部件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状况不容乐观。

      近期国内零部件主要新闻显示,轮胎企业出口急剧下滑,部分轮胎厂停产。而且出现的质量问题比较严重,我国轮胎产业技术含量低,而国外轮胎企业进入中国,加剧了国产轮胎业的压力,轮胎产业目前并不乐观。

      而如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我国缺乏核心技术,自主技术水平较低,难以与掌握高端技术的国际企业抗争。导致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受到束缚,汽车制造成本加大,而限制了国内汽车业的发展。

      欧盟对中国零部件企业课征高额反倾销税限制了我国零部件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为本以在国际零部件行业中处于弱势的中国零部件产业带来的压力。

      从以上看来我国零部件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研发技术水平较低和我国的零部件产业缺乏国际化采购水平的条件。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随着整车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竞争的压力也随着传递到零部件企业,要想治理好零部件行业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使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则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所以未来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是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实行同行业联合重组或者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并购,尽可能地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从而达到作大规模、与外资企业抗衡的目的。

      在零部件细分行业中,发动机、底盘、轮胎、汽车电子等行业都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从对零部件产品的投资方向来看,投资的资金总体流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类零部件系统化产品上:一是发动机类零部件。以发动机总成、活塞及活塞环销类、散热器类企业为主导,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总成及电喷系统类产品。二是底盘类零部件。以变速箱及齿轮、制动系统类和减振器类企业为主,其中底盘总成的资金流向相对较高。三是橡胶、轮胎和塑料等非金属件及铸锻件类零部件。四是车身内饰件类零部件。其中,空调装置及暖风机类、座椅及调角器类企业的投资规模相对较高。五是汽车电器类零部件。

      产业布局方面,目前我国零部件工业在地域分布上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湖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五大板块,截至到2006年底我国共有614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基本上集中在这几个地区,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浙江省共有1279家零部件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0.82%;企业数量前六位省市分别是浙江、江苏、山东、湖北、上海和广东,这六个地区企业数量共占全国企业数量的57.96%。

      虽然我国零部件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球市场看,我国零部件行业散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诸如低效率的结构性等问题不但妨碍了中国的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整车制造行业产生了相当的牵制。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纳入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轨道,顺应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潮流。

      中国零部件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必须提高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掌握零部件核心技术,摆脱技术发展对产业的发展束缚。使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发展加速。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仅在汽车零部件产品中广泛应用,而且还延伸到开发设计、试制、生产、检测以及售后服务等若干方面。其次是提高企业的管理,使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方面,生产速度方面和企业管理规划等都达到国际化要求。

      目前,经济全球化对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结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致使零部件产业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零部件区域化向全球化转变,在零部件企业总数大幅减少的同时,全球化专业性集团公司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并与大跨国公司形成层级供应关系。对未来所产生的后果极大可能是零部件产业全球资源的再配置和全球采购范围的扩大。这将极大地提高了零部件产业的规模经济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而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和竞争,同时也带来了产业进步的动力。

      总体来说,我国零部件制造技术目前仍然是属于中低技术水平,一些高新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例如减振器、动力转向、安全气囊、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有一些是属于起步阶段。


--  作者:superbattery
--  发布时间:5/24/2009 4:03:00 PM

--  
高,实在是精辟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437.5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