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最新动态 & 业界新闻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35)
----  华为前员工窃密案24日开庭 结果将影响深远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35&rootid=&id=8427)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6/21/2004 10:34:00 PM

--  华为前员工窃密案24日开庭 结果将影响深远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后又归于沉寂的“华为与前员工知识产权纠纷案”,在3名华为离职员工被拘押长达19个月后,将于2004年6月24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开庭。
  此案涉及的3名华为前员工王志骏、刘宁、秦学军,原为华为公司传输部技术人员,2001年从华为离职创业,到上海成立沪科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并与上海贝尔公司合作开发SDH新一代多业务光传输系统产品。沪科公司负责技术研发,上海贝尔负责销售。该系统在与华为等大公司的竞标中获胜,曾被佳木斯电信局采用。
  2002年10月,华为公司在上海提起民事诉讼,状告沪科公司技术侵权未果,于是华为公司向黑龙江佳木斯警方举报,称佳木斯电信购买的沪科设备与华为公司产品相似。2002年11月,王志骏、刘宁、秦学军在浙江杭州被黑龙江佳木斯警方以涉嫌侵犯企业商业秘密为由刑事拘留。2002年12月,3人被转至深圳关押。
  2003年8、9月间,3名华为前员工被拘事件被多家媒体曝光,引起业界震荡,此案成为继华为思科事件后,又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知识产权纠纷。
  记者了解到,6月24日此案将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庭审将以“不公开”的形式进行,即使是3名当事人家属也不允许出席旁听。记者试图向深圳南山区法院、华为公司、3名被告的辩护律师以及3人被捕前所在的UT斯达康公司了解关于庭审的更多细节,但均被婉言拒绝。事件几方当事人极为谨慎的态度,使这一背景复杂的案件更加迷雾重重。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案由高科技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演变”成为一起刑事案件,且3名当事人被羁押的时间长达1年7个月,这在近年来国内知识产权纠纷中是一个极为鲜见的特例。由于案件涉及高科技知识产权、市场竞争环境、人权保护、司法公正等多个层面,因此无论此案的判决结果如何,都将对国内保护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31.98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