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最新动态 & 业界新闻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35)
----  卫通150亿贷款拆解 巨额报亏下的多元化冲动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35&rootid=&id=22126)


--  作者:雄鹰在线
--  发布时间:9/11/2005 10:19:00 PM

--  卫通150亿贷款拆解 巨额报亏下的多元化冲动
与中国卫通集团每年几十亿的营业收入相比,即使需要分5年逐期完成,高达150亿的巨额融资仍堪称大手笔。

  “此举可能是卫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资本运作。”9月9日,卫通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穆浩平说。

  当天,卫通总经理张海南表示,从2005年到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中国卫通及其控股或授权的参股公司提供开发性金融借款总量为15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额度130亿元,短期贷款额度20亿元。

  卫通报亏

  对急于多元化扩张的卫通来说,即使是高达150亿元的巨资,也恨不得将一分钱掰作两半来花。

  这“两半”分别是包含应急通信的800兆数字集群和卫星导航定位综合信息服务。与向来发展稳定的主业——广播卫星通信相比,卫通似乎更希望这两块业务“天天向上”,迅速达到支撑卫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在此之前,虽然掌握着卫星资源,但由于缺乏地面基础电信业务的支撑,卫通一直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其实力在6大运营中位居末席。而随着光通信的崛起,这一弱势更加明显。

  据了解,在不久前向国资委提交的报告中,卫通集团今年1-5月份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了90.1%,利润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01.4%。虽然与此同时卫通集团的相关费用支出亦大幅下降,但收入的锐减已令净利润降为负值。

  就以上业绩,本报记者向卫通了解,穆浩平称并不准确,“我们预计今年公司总体营收情况会比去年更好。”但不论如何,尽快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提高市场能力已经成为卫通近在眉睫的重要命题。

  据了解,张海南曾表示,卫通的目标是要发展成亚太地区一流的综合电信运营企业,将力求多元化,实现向综合运营商的过渡。

  所以,对于本次150亿元授信的用途,虽然张海南公开称将用于广播卫星通信能力建设、包含应急通信的800兆数字集群建设及卫星导航定位综合信息服务(GPS)开发。但此前有人士猜测,由于卫通主业较稳定,所以卫通可能会把资金主要用于后两者。不过,据穆浩平透露,在卫星业务上的投资也将不会太少。

  多元化预热

  对即将投入巨资的两个项目,卫通早已开始蓄力。

  自2003年以来,经信息产业部批准,卫通分别在天津、济南、南京和上海进行数字集群技术试验和商用试验。试验进展顺利,并逐渐扩大试验网规模和增加基站,目前已在四个城市实现基本覆盖。

  此外,2004年1月7日,卫通还与联通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6.773亿元收购联通国脉(600640.SH)58.88%股权(同年6月7日获得证监会批复,实际转让价格为7.1亿元),将其旗下的数字集群网络等业务收纳旗下,其后更名为中卫国脉。卫通其后在上海的数字集群实验,就是由其负责完成。

  卫通对数字集群带来的市场也颇为看好。卫通人士表示,“从市场、技术、资源等各个方面来看,我国数字集群共网的市场和产业链渐具规模,规模化运营的时机已经成熟。”

  “卫通大举数字集群也可能有另一个用意,就是在没有移动业务牌照的情况下,通过将数字集群规模化,逐渐抢食移动通信市场的蛋糕。”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说数字集群业务还面临铁通等运营商压力的话,那么凭借强势的卫星资源,卫通的GPS项目显然有着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目前,卫通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抢占GPS市场的电信运营商。2003年,全球GPS市场收入已达130亿美元,而据预测,2010年,我国GPS应用市场的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为做大GPS市场,2004年7月,卫通在剥离的旗下GPS业务基础上组建卫通控股的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原卫通卫星应用部总经理吕子平也调任该公司总经理。此后卫通一直默默耕酝。今年6月30日,卫通正式宣布推出第一款掌上型卫星导航产品NAV1000,集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电脑于一体,提供包括实时位置确定、地图信息查询、路径规划、语音引导、行程回放等功能。

  在这样的预热下,无论800兆数字集群还是GPS,卫通都已具备随时开始规模化推广的基础,所欠缺的,也许只是支撑以上业务迅速铺开所需要的庞大现金流。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808.59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