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最新动态 & 业界新闻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35)
----  Office软件:2004年的血雨腥风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35&rootid=&id=10775)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10/4/2004 6:07:00 PM

--  Office软件:2004年的血雨腥风
● Office软件:2004年的血雨腥风发信人: snowburning (雪在烧), 信区: ITExpress
标  题: Office软件:2004年的血雨腥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Sep 16 13:07:58 2004), 站内

http://publish.it168.com/2004/0916/20040916005101.
shtml?cChannel=22&cPositionCode=615

【IT168 软件评论】如果把Lotus1-2-3、Silk、WPS、CCED出现的年代看作是战争
的始点,有关Office软件的市场争夺已经延续了二十余年。从WPS的绝对权力到
MS Office的一枝独秀,再到WPS Office的没落崛起,永中、唐舟、文杰的群雄逐
鹿,政府采购的煽风点火,中国的Office市场从来不缺少血与火的传奇,那么
2004呢?

一、WPS Office:飓风登陆

    相关热点文章:金山“克隆”微软:WPS的最后突围?

    强大的资金支持和100余人的精英团队,让金山软件公司对WPS Office的跨平
台之梦充满信心,当然这种自信也源自盟友IBM的鼎力支持。

    2003年11月,金山与IBM宣布结盟,此后又联手英特尔、中科红旗倾力打造“
KingStorm”,一场飓风想躲都来不及。

    WPS Office 飓风产品代号“KingStorm”,实际上它是国家863计划的一个重
点项目。金山“飓风”对Linux平台的支持,显然与政府对Linux的力挺有关。据悉
金山曾于2003年推出过WPS for linux,但由于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符,未入市就已
经夭折。

    KingStorm显然是个顺产儿:2004年5月Bate0.9版提供下载公测,6月9日飓风
正式推出,7月24日KingStorm个人版以398元超低空入市。由此,金山、IBM、英特
尔、中科红旗的四方合作终于修成正果,研发历时15个月。

    KingStorm采用OpenOffice核心技术,可在 Windows 及 Linux 上运行,主要
包括文本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矢量绘图等几大功能模块。除保持与MS
Office 的高度兼容,KingStorm还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文档转换成 PDF、SWF格式。
当然,KingStorm的重点依然是中文办公的需求,除秉承WPS在Windows版原有的模
块风格,还添加了IBM很多的特色功能,例如:语音朗读、机器双向翻译、中文繁
简转换等。

不光是核心,连软件界面也酷似OpenOffice.org的WPS飓风(点击看大图)


    除IBM, Intel也在技术上给予这款产品极大的支持,特别是在超线程和编译
器上,这一切最终促使KingStorm成为国内第一款跨平台支持超线程技术的办公软
件。

    目前,软件的跨平台开发已成国际化趋势,国家各部委对Linux的坚定支持,
为国产软件提供了一个良机。当然,飓风的登陆并不预示着WPS又一里程的终结,
WPS的重头还是V6。

    V6是WPS的第六代版,于2002立项。据称是金山公司投入人力最多、时间最长
的重点项目。同时,V6项目也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受到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的特别关照。




WPS OfficeV6其实不光是金山人的梦想,也是所有关心国产软件人的梦(点击看大
图)


    “V6将在兼容性、稳定性上产生历史性的飞跃”,在金山的宣传材料中,我们
还可以读到:V6将WPS Office内核推倒重来,包括了文字排版引擎、电子表格引擎
、演示播放引擎,同时,V6采用“汉堡包”模型,外壳及底层采用Windows、
Linux原生语言构建,内核采用了标准C/C++实现,极大程度上保证了V6兼容性和稳
定性。

    V6何时推出?根据最新的消息可能要等到2005年。此前,我们只能靠几张外泄
的软件截图打发时日。

金山今后路在何方?

    据悉,金山WPS将会采取新的策略,把WPS做成一个仅几MB大小的软件,完全放
在互连网上使用,从而实现在线办公。不管这是的消息是否属实,金山前进的脚步
总让人无限鼓舞,尽管我们的大脑会首先蹦出Lotus Workplace的影子。

    其实,随着传统软件行业利润的大幅下滑和互联网商机的巨浪翻涌,中国软件
企业正在发生一些悄无声息的转变。以中国的通用软件为例,以豪杰、金山、交大
铭泰为代表的三面旗帜纷纷转型。金山玩起了游戏,铭泰打起了本地信息化的主意
,豪杰则搞起了落地门户。在今年7月闭幕的第8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中国通
用软件厂商的集体沉沦让人平添了不少愁云:未来的软件企业将向何去处?

    据资料统计,2003年中国软件类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下降2%,利润下降57%,营
业利润率仅为2%,中国的软件企业的确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金山必须得革命”,在9月1日举办的“中国软件业的互联网明天”主题讲演
中,金山总裁雷军依然激情澎湃,“传统软件产业没有未来,他们一定会像恐龙一
样消失!”雷军的启发来自于“卓越”的套现和网游的成功。不管这样的观点是否
偏颇,金山转型应该为时不远。而由此所带来的WPS Office乃至中国Office市场的
格局变化将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MS Office:革掉自己的命

    垄断并不是微软自己的选择,对于占全球办公软件市场90%份额的MS Office来
说,所有的数字只能说明:MS Office太成功了。

    2003年10月,MS Office 2003正式发布,虽然销售初期获得了比MS Office
XP更好的成绩,但由于新版Office太过复杂导致用户升级周期延长,Office 2003
开篇显得并不精彩。其实,升级动力的缺乏早从Office2000就已经开始,高昂的成
本付出与获取的功能似乎越来越不成比例。
2004年3月9日,微软发布了MS Office XP的升级补丁SP3,据称,SP3除了提高软件
的稳定和性能外,还包含了显著增强的安全功能。

    安全问题一直是微软身后挥之不去的阴影,虽然Linux还羽翼未丰,类似“慕
尼黑革命”的事件并非天天发生,Linux的高速成长却是不争的事实。专家预测,
Linux 操作系统今后五年可实现平均47% 的增长,到2008年市场总量将达到4.5 亿
元(5400万美元)。同期,微软Windows 系统的年增长率只有6%。

    当跨平台与开放源代码之风盛行时,MS Office面对的最大敌人恰恰是其自身
。2004年4月初,中、日、韩国官员在北京集会,讨论Linux等软件的研发,此举对
于迟迟打不开中国市场的微软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Office 2004 for Mac界面之一,之于苹果的设计总是充满艺术气息(点击看大图


    2004年5月19日,微软正式发布Office 2004 for Mac,大量创新、实用特性的
引入,似乎又一次让它以领跑者的姿态向世人宣布:微软恒强!当然,微软欲以
Office蚕食苹果疆土的野心也不可小视。


三、EIOffice:国际化的舞步

    2004年5月17日,无锡永中科技公司正式宣布永中Office 2004中文、日文和英
文版在中、日、美三地实现全球同步上市,这是我国办公软件向世界舞台的首次跨
越。

    而一个月前,在被称为“未来尖端技术展示会”的DEMO 2004展上,永中科技
作为中方唯一代表应邀入会并进行现场演示,实现中国企业14年来零的突破。


永中Office2003软件界面之一,是不是有点眼熟(点击看大图)?


    永中Office是我国唯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办公软件,其独特的集成技术已
被国际软件界所认可,更被业界称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集成办公软件”。自
2001年12月推出测试版以来,永中Office在不到2年半的时间内陆续推出四个版本
。其中,去年9月推出的2003版已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合同。
与前版相比,永中Office 2004版具有三大进展:

    1.与MS Office实现精确兼容;
    2.全面支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系统的二次开发;
    3.强大的科教模块功能,提供了两千多个常用的数理化符号和图库。

    除技术与品质的优势,在定价策略上,永中Office首次提出“根据各国GDP(国
内生产总值)定价”的概念,以此公开挑战微软沿用的全球统一价,使之再次成为
全球瞩目的焦点。

    上市之后,永中Office 2004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引起不少评论,日本NTT集团更
是远涉重洋到无锡实地考查,积极联系代理事宜。倒是在中国本土,永中的声势仅
有几条千篇一律的厂商稿件,没有铺天盖地的推介宣传,没有如火如荼的试用测评
,官方网站的中文试用版也是一再跳票至今没有推出。难道永中的营销策略出了问
题?


永中Office2004的真面目(点击看大图)


    不久前,永中交上了一份成绩单:在8月份刚刚结束的湖南教育系统采购招标
中,永中力克金山、微软两大敌手,一举中标6000套软件。虽然比起创业之初的
20万大单(永中Office V1.0个人版曾出口RESH国际资讯20万套),这一数字显得
有些寒酸,七打八折后的51万元人民币收入也并不值得吹嘘,但能于金山、微软虎
口夺肉,亦足可让永中士气大振。

    Office并不是“通用软件”,永中人更清楚什么人才会去购买他的正版。作为
无锡乃至江苏省的一块金字招牌,目前,永中已经获得省政府的全力支持。据悉,
江苏省职称考试已全面采用永中OFFICE。永中的影响将由江苏逐渐向全国辐射。


四、Lotus Workplace:巨人的力量

    IBM称微软是自己最大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然而对其欲将MS Office引入
Linux的设想,微软却拒绝参与。其实就操作系统之争而言,微软认为IBM一直是他
们唯一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2004年5月10日,IBM推出Lotus Workplace的最新版本,矛头直指MS Office。
这是一款集电子邮件、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于一体的产品, 面向商业用户
。与MS Office相比,Lotus Workplace能够通过Web服务器使用,这意味着用户可
以通过运行Windows、Mac OS、Linux、Unix的计算机系统以及手持机使用该款软件


    与纯粹的Web应用软件不同的是,IBM公司的新软件可以离线使用,因此笔记本
电脑用户和手持机用户能够迅速地连接、访问应用软件,并断开连接在线下工作。
当连接时,软件会将用户的工作与基于服务器的软件同步。

    虽然对于Lotus Workplace,微软甚至Sun都给予不屑一顾的评价,但IBM的蓝
色梦想的确已经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WorkPlace的优越性主要还是体现在成本控制上,为此IBM曾提供了两组数据来
进行比较:

    1.据美国Garter公司的估计,每个PC机一年的管理成本可能会高达7000美元。
IBM WorkPlace为服务器软件向公司收取费用,将为每个用户使用的办公软件收取
每月2美元的费用。

    2.美国家电企业惠尔普公司采用IBM WorkPlace技术,应用的可用性达99.99%
,18个月之内每个员工的生产力差不多提高了50%。一年之内通过该技术,能够节
约成本达到75万美元,在两年之内它投资在该技术上的650万美元能够实现60%的
回报。

    显然,这是一组令IBM非常满意的数字,即便许多人立即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质
疑,而且对于中国的市场来说,“水土不服”也许是首要的危险,但IBM似乎对此
胸有成竹。

    2004年8月10日IBM WorkPlace在中国正式亮相,在“颠覆传统模式,见证科技
革命”的主题下,IBM给中国企业的CIO(信息主管)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过说到
WorkPlace在国内的前景,IBM软件部大中华区Lotus软件经理萧耀民谈了自己的想
法:“我很难预测IBM WorkPlace被接受的这段时间有多久,但是我可以肯定IBM
WorkPlace被大众接受的时间会比当年C/S、B/S架构被接受的时间短。”

    其实,说简单点,“并不乐观”是个即简单又通俗的说辞。

2004年8月10日,IBM整合技术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点击看大图)


总结:市场,技术并不决定命运

    2004年3月,SUN公司获得来自印度哈里亚纳邦政府的大单。此前,印度最大的
保险公司印度联合保险公司刚购买了1万套StarOffice。

    作为MS Office的低价位替代选择,Sun的StarOffice和Corel 的WordPerfect
正受到来自政府机构和外国顾客的青睐。虽然业绩远远落后于MS Office,但开放
源代码软件的魅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赏识。

    同样的,以低价位切入Office市场的还有美国Gobe软件公司的
GoBeProductive,它们瞄准的是小公司和家庭办公室之类的顾客,50美元的定价显
得极具亲合力。

    低价正成为一切微软之外Office软件的首要诱人参数,在国内无论是WPS还是
永中Office,公开的市场参考价均只有微软价格的四(或五)分之一,如果是大宗
采购,还会有不小的折扣。微软高傲姿态的全球统一售价虽然已出现变通的余地,
但距中国的实际国情还有差距。

    2004年9月2日,金山与微软的最新一次对决发生在陕西教育系统的一次采购上
。经过前后三轮的争夺,微软高出金山产品1~2倍的报价促成了金山的胜出。金山
拿下的5000余套软件采购合同,再次验证“薄利多销”的市场真蒂。

    除了价格优势,国产Office也开始大作“表面文章”,比如功能和界面向微软
看齐。学习对手的优点无可厚非,而且“战不胜就模仿”本身就是微软成功的法宝
。想当初,Excel就是Lotus1-2-3的复制品,而Word纯粹就是WordStar、
WordPerfect的跟风,如今这些产品都成了微软的主要力量。当然,模仿并不意味
着放弃自己的特色。如何利用对手的优势扩展自己的市场,同时又不失自己的个性
,是国产Office软件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不过,除了技术,最值得研究得还是市场。目前形式下的中国Office软件市场
,政策性的保护依然占据着主导。虽然金山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千万合约实现了政府
采购以外的突破,虽然永中Office已从国内迈向国际化的舞台,但这并不代表中国
软件市场的主流和中国软件的整体水平。目前政府采购占中国整个软件市场规模的
四分之一左右,其具体方案实施细节将关系到某些国产软件厂商的生死存亡。

    “虽然我国一些公司开发出了很有潜力的软件,但受盗版影响和国外软件企业
的强力围攻,国产软件在通用市场几乎没有任何赢利模式,软件企业无论是资金还
是技术实力都无法与国外企业抗衡。”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软件专家倪光南近来
一直忙于为中国软件摇旗呐喊,在8月31号举行的“中国中间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上,倪老再次呼吁:在国产软件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政府信息化需求的情况下,我
国政府应该依法大力采购国产软件。



2004年8月26日,由博客中国和新浪科技主办的“本国软件界定与采购专家研讨会
” 掀起了民间力量群起抵制微软的冲击波(点击看大图)。


已经取消了一项软件采购政策。” 同时,微软列入政府正版化软件目录的消息也
得到确认不胫而走。这引发了国内软件行业的巨大震动。

    中国政府是否已经屈从于国外企业的公关炮弹?《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中
本国软件如何界定?在官方的谜题与非官方的谣传中,中国Office软件市场背后的
斗争将变得更为微妙和惨烈。

--

Computer programmers never die, they just get lost in the processing.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2.105.184.2]                        

索引页面|上一篇|下一篇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6.8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