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灌水天堂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26) ---- 潘一丁:李小龙截拳道、霍元甲迷踪拳和毛泽东思想--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工武术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6&rootid=&id=88617) |
-- 作者:潘一丁 -- 发布时间:12/11/2010 8:19:00 AM -- 潘一丁:李小龙截拳道、霍元甲迷踪拳和毛泽东思想--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工武术 今年是享誉全球的武林巨擘、截拳道开山宗师兼武术哲学家,李小龙的70冥诞,再次引起了一股“李小龙热”。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李小龙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以他自创的截拳道武功“打遍天下无敌手”,更策划并亲自主演了几部宣扬中国武术精神的功夫电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影响了香港和遍及海外的华人圈,更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区,掀起“功夫热”的反响,为中国人扭转了一向给外人以“东亚病夫”的猥琐印象,他“窝里窝外一样横”的光明磊落表现,理所当然地,成为自卑而总是被以为自己“低人一等”的国人心目中『货真价实的“民族英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武功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同时,就心有灵犀地,对哲学产生兴趣,并正式进入大学攻修哲学系。他似乎已经通过习武,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所蕴涵的,西方文化及其思想家所不能具备或达到的哲学思想境界和高度,而决心尝试要在自己创建的“截拳道”武术,或自编、自导、自演的武术电影中体现出来。如果不是冥冥中自有定数(机缘未到),所以“天妒英才”地,假疾病或其它“阴谋(类似其子李国豪之死)”之手,让他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多岁)。否则,或许他将成为能够比较准确地全面诠释、体现中国文化精华要义的第一人。在他“身教加言教”的启发下,世界很可能将因此“改观”也说不定(不是胡言乱语,欢迎中外读书人找上门来“挑战”)。 其实在李小龙之前,中国还出了个名扬天下的武术家--霍元甲。武术世家出身的他,自小体弱多病,父亲因担心将来“有辱门楣”而不让他习武。可他却在家庭的武术氛围熏陶中“无心插柳柳成荫”。耳濡目染、却“无门无派”地,自然练就了一套没有出处,所以也找不到现成破解之法的“迷踪拳”。结果却打败了前来寻仇的武林高手,为即将陷入身败名裂险境的父亲解了围。后来又挑战俄国大力士和日本武士成功,从此蜚声海内外,并为了立志倡导国人习武强身卫国,而创建了“精武体育会”,以便一洗外人强加于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之耻辱。其高风亮节有天地可鉴、与日月同辉。可惜最后也是不得“天年”地“壮志未酬身先死”。和李小龙一样,殊途同归地、过早地折戟在“阴谋和谎言”之中,令后人为之扼腕痛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两位除了都“死于非命”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在传统的中国武术基础上,打破门派的陈规陋俗和一成不变的保守套路的禁锢,不仅保留了练习武术能够“强身健体”的全部功能,更将中国武术提高到一个可以和兵法、谋略原则吻合的层次高度,以及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不受任何教条约束的“随心所欲”境界,使其具备了真正的实用价值。他们身体力行的成功实践示范,弥补了中国读书人因“文功有余、武术欠奉”而导致心理上普遍“嘴硬骨头酥”或“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先天不足,正面起到影响民族性的作用。 与此几乎同一个时代,中国还出了一个伟人级的领袖--毛泽东。除了饱读中国历史和诗书外,他不懂外语,也没有出洋留过学,甚至因为没有上过大学、未取得博士、硕士或教授等“功名”,而被胡适之流读书人看不起,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但他却是足以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成吉思汗,都要“自愧不如”,任何读书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第一人。因为他带领中国人,扬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牺牲得起的众多之人口)避短(物质文明条件不足)、不拘一格、实事求是地,沿着和霍元甲、李小龙一样的发展思维轨迹,先后在国内打败了继承腐败传统的国民党政府。接着又在朝鲜战场上,成功对抗了以美国为首、代表帝国主义霸权势力的新八国联军,迫使他们第一次在没有打胜仗的情况下,坐到谈判桌上来。更在随后的新中国建设中,以全方位不折不扣、无人能及的傲人成就,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靠实力登堂入室,坐到了举足轻重、名副其实的大国交椅上。可以认为,尽管毛泽东和霍元甲、李小龙二人,在对民族作出的贡献方面,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从迷踪拳、截拳道或所谓的“毛泽东思想”中,都可以找到跟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思路痕迹。以至于可以有把握地结论:真正“战无不胜”的,既不是什么这个拳或那个道,也不是什么思想或主义。而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毛泽东以及霍元甲、李小龙他们三人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的“文工武术”而已。一旦脱离了这种文化,马上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不仅过去稍有作为的帝王,最后都要走和中国文化“接轨(汉化)”的道路,现在或将来也是如此。可以断言:当前任何“西化”的企图,结果都将等同于“转基因”! 但是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三位从事业表象的角度来看,似乎都有一个“壮志未酬”的同样结局,也就是通通“事与愿违”。前两位是因早逝而没有来得及;后一位则是因过分自负而误入歧途(被后人误解的所谓“共产主义”),最后迫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接班人,再次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地“摸着石头”、走上另外一条同样的歧路(毫无前途、也已经走不下去的资本主义),让中国再一次落入自己历史宿命的轮廻(看看今天的现实社会和国际处境就知道了)!怎么会这个样子的呢? 其实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来分析,他们三位都可以说是“三缺一”。既有幸生于文化思想底蕴肥厚的中国大地上(地利),又得到国人的赞同和拥护(人和。起码在初期以及现在的事后是这样的),但是却都不得“天时”,也就是没有机会站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客观整体形势求变的“拐点”上(生不逢时),所以只能得到“强扭的瓜不甜”的结果,正所谓“形势比人强”是也。 现在这个机会正好落到既建立在解压缩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又站到了同样以此为基础的三位巨人的肩膀上的、科学《新理论》身上,形成了一个新的“三缺一(有天时、地利而尚缺人和)”,因为纵观今天的国际形势(如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环境气候危机),已经到了束手无策、几乎快走不下去的边缘,再想靠“扬汤止沸”的老套路,根本就无济于事了,所以客观存在“求变(釜底抽薪)”的天时需要。而一段时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新理论》已经初步具备了“战无不胜”和“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能力,就等着有人拿来付诸应用,而不是真的如十年前,《新理论》在其发表的“简介”中,作出的判断那样:成不了“里程碑”、却落个最后只能替这一轮的人类写“墓志铭”的下场了。 但愿中国人和他们现在的领袖们,还有“福至心灵”的一天。在2012年来到之前,一旦如此,就不仅是中华民族或中国人自己,也更是全人类的大幸了!
|
-- 作者:hjx_221 -- 发布时间:12/11/2010 10:34:00 AM -- 中华民族或中国人自己,更是全人类的不幸了! |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
1,935.791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