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计算机科学论坛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Semantic Web(语义Web)/描述逻辑/本体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2)
----  转载一篇文章,谈谈语义网的机遇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rootid=&id=24079)


--  作者:jlyh930
--  发布时间:11/8/2005 7:11:00 PM

--  转载一篇文章,谈谈语义网的机遇
转载一篇文章,谈谈语义网的机遇
我的看法是, 不需要很复杂的技术, 关键是符合最广大用户的需要.

其实gool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用的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 它的界面不需要读任何
用户手册.

一个问题是竞争. 语义搜索是很好的, 但是很难和googl做竞争, 他也在下决心做这个领域
. 需要挖掘新的市场

比如, 基于本体的写作, 或者说知识管理.
比如图书馆业务, 元数据管理
比如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
比如生物信息学本体管理

最现实成功的元数据, 如DC和RSS, 都是很简单的, 关键是成为标准. 所以商业成功, 首先
就是要能参与"分赃". 不需要复杂的技术, 而要是一个很好的模型, 成为大家都用的东西
.

MPEG7其实也就是一个本体. HL7, DICOM3, 也都是领域本体. 领域本体的管理和规范, 也
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未完待续.


关于网格,目前概念炒作很厉害, 但是实际的作用呢?
这个东西离普通大众的生活还是太远了,短期内我还看不到商机。

关于Web Service,其实是远程过程调用的一个web版本。Semantic Web Service,就是要
把逻辑用来描述过程(而不象OWL主要是用来描述静态资源)。很有价值的方向,但是如果
不能参与分赃(参与制定标准),还是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中国有谁有这个能力呢?


workflow管理也是一个方向,现在和SW和WS逐渐融合。

都有机会,因为还不成熟

最好的途径,是抓住一个有前途但是还没有成熟的方向,活跃于这个领域(特别是要发表
几篇重要的paper),参与制定其标准, 以后才有发言权。

一个周期至少要两年,所以要看准。


我的一个看法是,国内目前的语义网项目,应用型的居多,对核心的本体学习,本体映射
,查询,推理,这些研究很不够。

示范性语义网,现在其实不成熟,否则UMD之类的领头羊自己为什么不先做一个? 他们也
有mindswap,但是强调的并不是大规模的本体知识库,而是试验RDF/OWL的标注能力。说实
话,他们的网从用户亲和力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很难让人看出来它和传统的网站比有什么
新奇的地方,智能化的功能。语义网的标准还在变化,可以建立基于语义网技术的专业知
识库,但是还谈不上建立示范性语义网。

关于基于语义网的智能制造等等应用系统,从数据集成,信息搜索的角度,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不宜提高,离国情太远。毕竟机床还是很少有上网的。

目前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至少元数据管理,数字图书馆算一个。其实也不需要特别
高深的技术。关键是本体标注工作量很大。

人人都说本体,做到现实中大多无非是分类树(taxonomy),立足于此做一些事情,还是
比较现实的。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就是本体标注工具,如何让用户很方便的标注自己写作的文档
?需要一个FrontPage那样的软件,又和word一样好用(也就是说,不需要读说明书的),
现在还有没有这种工具。Protege是编辑本体的软件,但是不适合用来做annotation。GAT
E和一些NLP工具可以做标记,但是没有本体支持。

我认为,本体的建立,最终还是主要靠人工,基于本体的写作,辅助以一些机器学习和自
然语言理解工具。

HTML造就了FrontPage, XML造就了XMLspy,下一个该谁呢?

还有一个,就是基于本体的写作工具。

其实最后应用的技术,都是原理很简单的,问题是如何形成标准。更难的,如何让人们觉
得好用。

本体的编辑,是语义网能工作的现实基础。打个比方说,一个好的本体写作工具,就如同
汉字输入法,能让所有人几乎不需要训练就可以用,这样才能谈到汉语信息化。

其实技术都已经ready了,看谁去做,看谁做得快。更重要的,看谁有本事成为标准。

每天做google search,然后把资料分门别类贴上来,够麻烦,够花时间。
利用现有的技术,做一个信息自动发掘和分类系统。Yesir计划的主题思想就是这个。
关于信息发现,可以充分利用google的搜索引擎。
最关键的是ontology的自动产生,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难。

"在中国谁在研究语义网? "
http://boole.cs.iastate.edu/semanticweb/topic.cgi?forum=30&topic=1&show=0

个人感觉,应用研究多, 基础研究少,跟踪研究多,独创研究少。

关于本体推理机,本体查询代数,本体规则描述,本体映射,本体学习, 基于本体的学习
,这方面创新研究不多。无论是语义搜索还是数据集成,都会遇到这些问题。

其实目标应该投向语义网的上三层,争取参与分赃。下四层已经分完了,只能跟在别人后
面,利润不大。


--  作者:jpz6311whu
--  发布时间:11/8/2005 9:13:00 PM

--  
写得很好,类似于一篇综述,而且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强烈要求加精
--  作者:iamwym
--  发布时间:11/9/2005 4:25:00 AM

--  
我个人不同意其中的很多观点……
1.都是众所周知的国内问题,什么解决方案都没有。
2.Frontpage现在除了中小学生和大学文科的计算机普及课,我还从来没有看到周围有人用过,XMLSpy我也不认为属于科研需要关心的东西。
3.指导思想就过时了,开发一个够牛的系统,关键在于钱!这个系统中承载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成果,不都是要钱来实现?
4.就现在国内的英语水平,想参与分赃人家还听不懂你想分点什么东西,用中文分赃吗?用Visual Studio开发出来的东西人家这辈子就没见过。国内像样的Java程序员都找不到几个。
5.UMD算不算领头羊不知道,不过似乎没有企业在用他们的东西,他们做的东西太独立了,自成系统,感觉不理别人,也没人理他们。
--  作者:north_rng
--  发布时间:11/9/2005 8:21:00 PM

--  
怎么说呢,我同意版主的意见。
而且大家不要拿出一项技术来就贬低中国人。我们只是没有比国外更好的研究环境而以。
很多人都是有能力的但却没有发挥出来而已。

希望这个论坛的有志之士都能有所作为


--  作者:fb540
--  发布时间:11/12/2005 2:15:00 PM

--  
不错,要求加精!!!
--  作者:wmq94001
--  发布时间:11/28/2005 9:52:00 PM

--  
中国这个环境,不好说阿,说不清,哎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6.875ms